蔚来、小鹏和小冰聊了聊五年后的智能出行
作者: 来源: 2021-02-01 04:00:00
智能驾驶如今已是身边的寻常事,但五年后的智能出行又会是怎样的?
近日,在品玩召开的SYNC2020峰会上,高通投资总监周南作为主持人,与蔚来汽车副总裁王启研、小鹏汽车副总裁吴新宙、小冰日本CEO陈湛,共同讨论了眼下中国、美国和日本的智能出行最新进展,并畅想了五年后的情景。
从感知到认知,懂语言者得天下
王启研是蔚来汽车负责数字系统的副总裁,他带领的团队负责包括整车基础数字架构、自动驾驶、数字座舱、行车安全系统等工作。在他看来,因为AI芯片的快速迭代(过去是18个月换代,未来可能是以季度为单位),会给主机厂的研发带来压力,包括如何更好地搭建基础数字架构和软件平台去利用新增的算力,以及如何采集到足够多高质量的数据去精准训练模型,以期L4级自动驾驶更快地落地。
吴新宙还是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中心主任,负责自动驾驶业务的开发和产品落地。在他看来,AI感知,特别是摄像头、激光雷达的感知目前进展很快,小鹏在P7上已经实现了L3级的全栈自研感知系统。接下来要用AI来驱动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,主要挑战是在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的数据融合之后,要利用数据把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训练好,让车载智能中控能有长期演进的潜力。
陈湛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智能出行。他引用了小冰公司董事长沈向洋博士的一句话,就是“懂语言者得天下”,也就是在所有重要的AI应用场景里,现在基本都处于从感知到认知的演进阶段,而AI认知的核心课题是常识和推理。关于常识,目前业界最新的案例是微软联合OpenAI做的GPT-3,训练一次的成本就是340万美元,在常识上的进展非常的棒。关于推理,则在《The Book of Why》这本书里指明了推理的发展方向,但还没看到特别好的案例。小冰一直特别关注交互的问题,从人人交互到人机交互的变化,未来有没有可能是人与AI的交互?在这个层面上,小冰看到了很多没有得到充分思考和讨论的新问题,值得业界共同关注。
从产业政策到产品体验,中国领先全球
谈到智能出行的产业前景和体验,王启研认为中国政府在新的技术推进、扶持政策上领先于全球,国务院刚颁发的《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(2021-2035)》,覆盖了整个产业链,提出了许多利好的具体指标,比如在2025年在特定区域的高度自动驾驶的新车采用率达到50%、特定场景的商业化应用、一些基础的设施V2X要求,以及高精地图的准备。
从技术上看,从生态伙伴之间的横向打通和迭代速度上看,国内产业链都更具优势。比如,美国Waymo基于自主设计的传感器、雷达获取外部数据,通过车载算法模型和计算平台来处理,最终做自动驾驶的决策。但蔚来的做法是除了传感器获得的外部信息,还需要融入高精地图信息,周围V2X信息,周围汽车分享的信息,从而处理更为复杂的人车路场景。
吴新宙则认为中国从政府到用户,对自动驾驶的心态是最开放的,所以对产品体验也是最包容的。如果说美国社会对新技术会相对保守一些,但是中国的用户,无论是70后,还是80后、90后、00后,对科技都是拥抱的心态。在智能出行场景下,中国的路况比美国复杂很多,业界有个段子说,在国内路测跑一公里等于是在美国跑十公里。正因为路况复杂,所以要解决符合中国场景的痛点,比如自动泊车,在美国或许是个伪需求,但在中国对于车技不佳的司机来说就是强需求。所以小鹏就把自动泊车打透,做到了国内第一的水平,甚至比特斯拉的传统超声波自动泊车体验要好。
五年后会怎样?想象力照进现实
谈到五年后的智能出行体验,陈湛认为,中国和日本的进展会成为全球标杆。
目前消费者对AI虚拟人类接受度最高的是日本市场,因为小冰、Alexa和Line的Clover在日本三分天下,小冰的活跃度是最高的。日本市场还有一个共识,无论是汽车、大文娱还是零售等行业的客户,都认为基于丰富多样的Character的AI交互才是未来,因为用户很难接受所有的AI都是一个模式、一个性格的交互体验,假如一个AI虚拟人类无处不在的话,会让人觉得处于Skynet的包围之中,没法实现罗素说的“参差多态,乃幸福本源”。
另外,日本市场的创新文化也天然具备这一属性,比如Pokémon不是游戏公司,更像是一家Marketing公司,他们创造的是不同属性的虚拟形象和角色故事,屡屡获得用户追捧。
所以,小冰认为未来应该有亿万个不同性格的AI虚拟人类,分别存在于不同的IoT设备,不同的汽车上,不同的超级App里,专属于每一个人。
而在智能出行场景,将这个想象照进现实的第一步,是今年七月份小冰跟华人运通的落地产品。同期,小冰在华为手机和微博上推了虚拟男友和虚拟女友两个产品,很短时间内聚集了超过六百万用户。
所以五年后,一个用户可以把自己的虚拟男友/女友、虚拟老爸/老妈、虚拟老公/老婆、虚拟兄弟/闺蜜,虚拟偶像/粉丝也放在智能汽车里,可能这个虚拟人类对别人毫无意义,但对每一个用户却意义重大。
Ta在智能出行场景中价值的远大于帮你开关窗户、车灯,或是播放广播,而是能在你需要的时候,帮助你完成有关系的交互,无论是最基础的完成某项任务,还是和你进行有上下文的情感互动。举个例子,小冰日本团队原来有一个同事是AKB48的首期成员之一,虽然已经离开AKB48很久,但还有四万多个铁粉,有很多故事,她的粉丝特别希望我们能做一个基于她的虚拟人类,放到他们自己的手机里,App里,从技术上讲,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。
王启研认为,站位五年之后看,现在布局的5G、V2X会成为日常标配,智能汽车能够自动行驶在全场景下,车载高带宽,车内人机交互是基于感知和认知的Character BasedAI,这样就能让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更加从容,选择更多。
一个例子,每个人的生活半径会进一步扩大,BMW出行的日常生活半径大概是5-10公里,功能车的日常生活半径是50-100公里,智能车的日常生活半径可以到达数百公里。而且等车路协同进一步普及后,交通堵塞的问题也会大幅缓解。这样每个人可以选择住得离办公室很远,在车上办公、电话会议,也可以选择休息放松;可以带家人出行到更远的地方,小朋友可以学习、看电视、玩游戏……
吴新宙则分享了小鹏眼里的未来。他觉得未来几年是非常好玩、非常刺激的阶段,Waymo和特斯拉是一种路线,国内车企更多走车路协同路线,哪一条路能率先将自动驾驶达到L4甚至L5?谁先到达,谁就是至少未来十年的王者,然后大家再去进一步提升数字座舱的沉浸式交互体验。